发布时间:2022-11-21 | 发布者: | 点击次数:0次 |
陕西旬阳大地复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地复肥公司”)为陕西锌业有限公司的子公司,于2003年4月注册成立,前身为陕西旬阳磷肥厂,始建于1977年,经营范围为硫酸、磷肥制造,属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公司位于旬阳市城关镇鲁家坝社区,地块占地面积34147.14m2,中心坐标为东经109.33702°,北纬32.82794°。1977年前地块为荒地,1977年至今地块用途为工业用地,土地使用权人为大地复肥公司。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77号)中对加快推进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的相关要求和目标,明确指出“到2025年,城镇人口密集区现有不符合安全和卫生防护距离要求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就地改造达标、搬迁进入规范化工园区或关闭退出,企业安全和环境风险大幅降低。其中:中小型企业和存在重大风险隐患的大型企业2018年底前全部启动搬迁改造,2020年底前完成;其他大型企业和特大型企业2020年底前全部启动搬迁改造,2025年底前完成”。
2017年12月30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陕西省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工作实施方案》(陕政办发〔2017〕113号),以妥善解决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和卫生防护距离不达标问题,有效遏制危险化学品重特大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石化化工产业转型升级。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该实施方案,扎实推进省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工作,2018年12月30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下达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工作任务的通知》(陕政办函〔2018〕354号),下达陕西省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工作任务。根据该通知的附件“陕西省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工作任务表”(见附件4),大地复肥公司被列入搬迁改造工作任务表。
根据《关于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验收工作的通知》(陕工信发(2020)40号)相关规定,关闭退出企业应根据土壤污染防治法,完成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为落实该规定要求,大地复肥公司于2021年9月委托西安圆方环境卫生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对本地块开展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工作,在污染识别和初步采样分析的基础上,编制完成《陕西旬阳大地复肥有限公司建设用地(6109282260004)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并于2021年9月28日通过专家评审。根据初步调查结果,地块内土壤中的砷、镉、铅、汞、锌和镍含量超出《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第一类用地风险筛选值,该地块被确认为污染地块,应当开展进一步的详细采样分析和风险评估工作。
为规范并尽快落实地块详细采样分析和风险评估工作,大地复肥公司于2021年12月委托我公司对该地块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细调查,我公司接受委托后,立即组织技术人员进行资料收集和现场调查,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开展详细采样分析工作,并编制完成了《陕西旬阳大地复肥有限公司建设用地(地块编码:6109282260004)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详细采样分析)报告》。
1977年前均为荒地;1977年~2003年,为陕西旬阳磷肥厂生产时期,主要生产磷肥、锌焙砂和硫酸;2003年~2020年,为大地复肥公司生产时期,主要生产锌焙砂和硫酸;2020年,大地复肥公司关闭退出;现状地块处于闲置状态。
1.土壤布设方法
根据初步采样分析阶段的调查结果,该地块13个土壤点位中有6个超标,超标点位为T01、T03、T05、T06、T07和T12,分别位于硫酸生产区(老)、硫酸生产区(新)、原料库房、原锌精矿露天堆场和原料袋清洗区。由此,本次调查需针对涉嫌区域开展加密布点监测。
考虑本地块现有不同区域的使用功能或污染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因此本次布点采用分区布点法划分工作单元,在每个工作单元的中心采样。当工作单元面积较大时,则采用网格布点法,在网格中心点采样。另初步调查结果显示原料袋清洗池区域T12超标深度为6m,因此在初步采样分析阶段未兜底的情况下,应补充该点位6m以下土壤样品监测,由于原点位监测孔已扰动,故在距离该点位5~10公分处增设采样点,以捕捉该点位最大污染深度。
2.土壤布点位置和数量
综上,本地块详细采样分析阶段拟在地块内布设38个土壤采样点,综合利用初步采样分析12个点位后,共布设土壤调查点位50个,满足《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与风险评估技术导则》中的要求。
根据地块详细采样分析结果,若按照非污染点连线法划定污染范围,可能导致划定的污染范围较大,污染识别精度较低,为进一步精确污染区域边界,我公司技术人员在综合详细采样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在超标点位T16东侧、T22东侧、T28南侧、T31南侧、T32东侧南侧以及T34南侧补充布设8个污染控制点.
各点位采样深度根据《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HJ 25.2-2019)中的要求进行制定。导则要求:采样深度应扣除地表非土壤硬化层厚度,原则上应采集0~0.5m表层土壤样品,0.5m以下下层土壤样品根据判断布点法采集,建议0.5~6m土壤采样间隔不超过2m;不同性质土层至少采集一个土壤样品。同一性质土层厚度较大或出现明显污染痕迹时,根据实际情况在该层位增加采样点。
根据初步采样分析数据,该地块污染物超标深度较浅,大部分区域最大超标深度不超过2.0m,仅原料袋清洗区点位T12最大超标深度为6.0m,且6.0m处污染物浓度已接近风险筛选值。因此本次调查在初步调查污染层位的基础上至少下探2m,原料袋清洗池区域所有点位采样深度初步确定为8.0m,其他浅层污染为主的区域采样深度初步确定为6m。每个点位剖面样品采集位置及数量根据现场剖面土壤性状及快速检测数据情况确定。
4.地下水布点方案
详细采样分析阶段地下水布点方案严格按照《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技术指南》:详细调查阶段,地下水采样点位数每6400m2不少于1个的要求。同时结合《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HJ25.2-2019)规定,确定地下水污染程度和污染范围时,应参照详细监测阶段土壤的监测点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并在污染较重区域加密布点。
本地块占地面积34147.14m2,至少应布设6个地下水监测点位。根据初步采样分析结果,地块污染区域集中分布在原锌精矿露天堆场、硫酸生产区(新)、硫酸生产区(老)和原料袋清洗区。
土壤监测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地块内硫酸生产区(老)T31、T32点位、硫酸生产区(新)T21、T22及原料库房北侧运输道路T28、原料矿石堆存区T16和原料袋清洗区T34和T50点位土壤样品中重金属砷、镉、铅、锌、汞和镍超出第一类用地风险筛选值,同时部分点位砷、镉、铅、锌、汞污染物超出第一类风险管制值。
综合初步调查结果,地块内土壤中重金属砷超标点位10个、镉超标点位5个、铅超标点位6个、锌超标点位5个、镍超标点位2个、汞超标点位10个。经数据统计和三维数值模型构建,陕西旬阳大地复肥有限公司建设用地污染类型以土壤重金属砷、镉、铅、汞、锌和镍为主,污染范围集中分布在原锌精矿露天堆场、硫酸生产区(新)、硫酸生产区(老)和原料袋清洗区,污染总面积4496.7m2。最大污染深度至6.75m,污染土方量约11151.6 m3。应对地块内土壤开展下一步风险评估工作。 地下水监测结果表明,地块内地下水环境质量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的III类标准。与初步采样分析结果吻合。综上,本地块地下水环境质量未受土壤污染影响,环境风险可接受,调查活动可以结束,无需开展下一步风险评估工作。
版权所有: 西安圆方环境卫生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西安市高新区五星街办纬二十八路168号中交科技城3号楼一层202室 邮编:710075
检测与评价咨询: 029-88824487
陕ICP备202201216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61019002000407